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香港逾兩個月,香港居然仍然可以「馬照跑」,惹來外界不少非議。
誠然,香港賽馬會的檢疫工作向來以嚴謹見稱。從結果來看,馬會到目前為止亦沒有因舉辦賽馬活動而釀成任何的疫症爆發群組。
不過,馬會需就每個賽事日由從化馬場運送賽駒抵港額外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隨行的運送人員也需遵守隔離檢疫 14 天的安排,當中如果百密一疏,後果隨時不堪想像。
此外,港府在欠缺嚴謹科學理據的前提下,豁免馬會嚴格遵守不得容許多於四人聚集的公眾活動的新條例(縱然馬會提出只容許馬匹亮相圈內每個群組不多於四人聚集,每個群組相隔需最少相隔 1.5 米,以及場內餐廳遵守港府對食肆的新規管等措施),難免招人話柄。
無論如何,馬會如常舉辦賽事的更大挑戰仍在後頭。事緣按原定的賽程而言,馬會將於 4 月 26 日舉辦富衛保險冠軍賽馬日,三項國際一級賽,包括女皇盃、冠軍一哩賽和主席短途獎皆安排在同日上演。然而,由於預料由歐美、日本、澳洲等國入境香港需隔離檢疫 14 天的規例在短期內仍然生效,加上歐美多國的疫情肆虐,當地的賽馬活動亦被逼暫停,所以今屆的冠軍賽馬日能否吸引實力橫強的海外賽駒前來參賽,實存很大的疑問。
要知道,若然隨行的遠征團隊入境後需接受隔離檢疫 14 天,賽駒抵港後的操練和起居飲食甚有可能受到影響(若然豁免遠征團隊隔離檢疫的規定實在說不過去)。此外,現時全球航班大幅減少,馬會補貼海外賽駒來港遠征的航運開支大幅增加不在話下,馬主和練馬師亦勢必極難聘得來身在海外的世界級騎師前來助陣。尤有甚者,隨行的遠征團隊回國後亦需按當地的隔離檢疫,甚或因封城的緣故而被逼滯留異地。綜合各種因素,無疑令海外賽駒遠征香港變得極不具備成本效益。
事實上,近期世界各地的大賽也紛紛受到疫情嚴峻的影響,例如原定在 3 月 28 日於美丹馬場舉辦的杜拜世界盃賽馬日因抗疫緣故而宣告取消。另外,根據《蘋果日報》3 月 31 日的報道,多項於 4 月在澳洲舉辦的國際一級賽的獎金將削減一半(註)。
值得一提的是,過往兩個月來,馬會縱然曾舉辦過一些名義上的級際賽,但那些賽事並沒有任何海外馬匹參賽。換句話說,馬會難以從過往的活動中汲取在疫情肆虐下舉辦真正國際大賽的經驗。
現時放在眼前只有三種可能性:一、取消舉辦女皇盃、冠軍一哩賽和主席短途獎三項國際大賽,但這應該是馬會最不願看見的結果;二、賽事押後舉辦,但由於疫情在短期內難以告一段落,加上日本和歐洲在 5 月和 6 月也擬定舉辦多項大賽,所以押後舉辦賽事的如意算盤不易打得響;三、賽事仍然勉強如期舉辦,但屆時三項大賽(尤其女皇盃)勢必黯然失色得多,只是不知賽事的贊助獎金會否因此而有所下調。
註:〈澳洲大賽總獎金減半〉,載《蘋果日報》,2020 年 3 月 31 日,D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