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實在有不少荷蘭叻
筆者自小看賽馬,本已對部分人對這項運動一知半解,卻又大放厥詞的現象見怪不怪。但看畢部分網民對曹星如與河野公平決戰的評價,不得不慨嘆「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View Article水晶宮的班費也付不起 卻要求子女交出曼城般的戰績—論基層怪獸家長
筆者有不少中、小學同學在投身社會後頗為懷念昔日校園的生活,但筆者並非如此。在印象中,教學表現出色的老師剛好「一隻手嘅手指數得晒」,其餘大部分的老師均只是依書直說,把教師用書的資料搬字過紙抄在黑板而已。 個人認為,老師教學表現未如理想,並非是致命傷,只要她們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作學生的仍可望透過自修追回學習所落後的進度。最大的問題,是她們愛心滿溢,對筆者大搞一系列的Mirco...
View Article有關香港入境管制權,當年梁振英點睇?
近日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哲斯被拒入境,林鄭解釋此事涉及中央的外交事務範圍,港府不能插手。其實,同類事件在三年前已有發生:英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試圖派人來港調查《中英聯合聲明》在港的落實情況,港府卻已容讓中央以這種理由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然而,當時的特首、現在的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制訂《基本法》的過程中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View Article十九大,濕鳩大
十九大,普通話發音為「shí jiŭ dà」,但倘若以廣東話發音,稍為讀歪了便是粗言穢語,似乎冥冥之中有所暗示,相信各位也大概明白為何中共為何那麼痛恨廣東話吧! 但接下來的部分,或許與文章標題不太符合。筆者主要是希望以劣拙的文筆,表達對目前政治隔閡所造成人際關係的無奈,行文風格與過往認真嚴謹的分析文章有所出入,如各位認為辦不對貨,看到來這裏便可以了。...
View Article部分動物權益者雖不時派膠 但香港賽馬會有時也好不了多少
香港的賽馬水準已差不多完全躋身世界頂級之列,但一般市民對這項活動的認識嚴重不足。即使是動物權益者,也大多沒有認真鑽研過相關的學術研究便發表偉論,例如他們所提出的反對理據,基本上是直抄澳洲獸醫協會的指控,毫無新意可言,但澳洲執業獸醫暨墨爾本大學博士生Meredith...
View Article當沙田馬場變成演奏國歌的聖地
極權國家伸出有形之手,往往是荒誕的開始。 其實,到底要擁有怎樣的另類思維,才會認為馬場的主要功能為提供演奏國歌的場地? 事實上,馬迷整體上是比較保守的一群,多年來不見馬場內有任何重大的示威便可見一斑。此外,每逢港隊馬在沙田馬場勝出國際賽,馬迷在包含播放國歌的頒獎儀式後也大多歡呼喝采。過往馬迷發出噓聲的主因,源於韋達策騎港隊馬大熱倒灶,這跟政治身份認同扯不上半點關係。...
View Article五個與教會耶撚周旋的要訣
在不少華人教會,荒誕狀況不時成為常態。耶撚狗黨狐群,強調把「大愛感性包容」、「正能量勵志益智」有機結合,彷似連約伯和耶利米也不符合成為基督徒的資格。耶撚分享如何經歷上帝帶領的經驗,幾乎等同於分享如何永續「小確幸」。的而且確,基督徒也不宜陳義過高地全盤否定「小確幸」的魔力,但若然一個常人在其中分享真實面對信仰掙扎的經歷,又或許希望稍為深入思考這種想法是否真的符合上帝的心意時,耶撚便急不及待以個人的領受...
View Article周日四場國際賽 莫雷拉座騎實力大減
莫雷拉來港發展初期,便多番以高難度的贏馬方式去奠定他冠軍級騎師的地位。與韋達不同的是,莫雷拉甚少在重要賽事中表現判若兩人,有時候還較在一般賽事中發揮得出色,遂贏得「雷神」和「魔術手」的美譽。...
View Article選管會難得公正一回?
選管會早前公佈將於明年3月11日進行立法會補選,由於屆時正值北京召開人大和政協會議,所以消息一出,旋即引起部分建制派政治人物高調表態指選管會的考慮不夠周全。部分反對派政治人物則表示對選管會難得獨立運作,公開公平地處理是次補選事宜表示歡迎。...
View Article數次指出在大賽忌捧甚麼熱門賽駒 但人微言輕 讀者不信也沒法
近兩年多,筆者除了就「巴基之星」每仗的表現寫過一些評論文章,以及不遺餘力批判韋達和雲加這對「難兄難弟」外,亦曾數次在大賽上演前專誠提醒各位讀者忌捧甚麼熱門賽駒。畢竟,熱門的賽駒意味着牠有很多捧場客,一旦中伏,便會有很多人損手而回。然而,有些讀者始終仍然質疑筆者撰文的動機,例如懷疑筆者刻意「唱淡」某些賽駒的機會,藉此換取更佳的投注賠率。事實上,那些讀者並不會知道筆者的行蹤,即使筆者堅稱沒有下注,也只是...
View Article藍絲馬迷也有本土情懷 這或許才是中共最憂心之處
香港馬圈在政治取態上算是比較保守的一群。由雨傘運動至今,筆者不時看見本地馬評人和練馬師在臉書個人帳戶發表鄙視政治抗爭的言論,並獲另一些本地馬圈人士和馬迷讚好和留言支持。當中最出位的事,大概是資深馬評人卡洛斯憤怒地批評指,若然港大不辭退佔中發起人戴耀廷,他便會撕掉自己的港大畢業證書,立此存照。這番言論被「港人講地」轉載,並獲一定程度的迴響。事實上,不少本地馬圈人士也喜歡把政治選舉和鬥爭比喻成馬王選舉,...
View Article應搞清楚中港矛盾本質
「我很討厭本土派!講完!」筆者曾接觸過不少人也有類似的心聲。但本土派也可以回應一句:「我很討厭中國/建制派/左翼!講完!」若單純說情感上的喜惡,那很難合理地解釋為何只容許特定一方去憎恨另外一方,而不容許對方也照辦煮碗,否則只是以赤裸裸的強權去界定誰可以把自己的情感等同一切而已。中共經常批評異見者「嚴重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便是以強權把自己的情感等同一切的顯例。...
View Article關於虐兒,我想說的是,公屋不時也在上演類似事件
近日香港出現一宗轟動全城的疑似虐兒致死案,疑犯自然逃不過大眾的口誅筆伐。不過,筆者住在公屋多年,深深體會到,雖然父母體罰子女有虐兒之嫌,但左鄰右里一直不乏父母以「手臂的延伸」去懲罰子女的事件,但公眾對此的警覺性十分不足,有些甚至認為體罰子女是親子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部分真實案例如下: 個案一:兒子成績欠佳遭體罰...
View Article賭馬與做騎師主要講天賦 經驗累積是其次
人類絕大部分的遊戲/制度都有成功者和失敗者,經濟學家張五常認為,凡有競爭規則便有歧視,汰弱留強在長遠上可達致均衡狀態;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則認為,成功與失敗的分野涉及殘酷的道德運氣。但無可否認,在某些遊戲/制度中,成功者往往只佔少數,他們甚至可以勝者全取,但中間落墨的空間異常狹窄,甚至並不存在。換言之,其餘的均會成為失敗者。...
View Article大陸青春劇《長大》劇評
一般來說,小說和電視劇也可以簡約地分類如下:第一類是主角透過面對不同的經歷而逐漸變得成熟或強大起來,或最少在關鍵時刻徹底地覺悟起來。第二類是主角在整個故事中也沒有大幅度的改變,甚或想改變也有心無力,但他/她正正是基於自身的性格和特點,加上少許的運氣幫忙而每每逢凶化吉。《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便是顯例(註)。第三類是主角下意識地拒絕長大。然而,嚴格來說,部分這類的主角可能是屬於第一類,尤若他們拒絕長大是基...
View Article傳福音講自己嘅經歷就冇問題?你會唔會係有啲飄有啲迷失自我?
對曾返教會有一段日子的朋友來說,聽到以下的說話必定不會感到陌生:「當你同人地傳福音唔知講咩好嘅時候,你就講返你自己嘅經歷或者見證,因為一嚟你最熟悉嘅就係你自己嘅嘢,二嚟你講自己嘢嘅時候,人地最難質疑同反駁你!」然而,事實又是否如此呢?...
View ArticleConventional Just War Theory is Profoundly Unjust
Conventional just war theory is composed of jus ad bellum, jus in bello and jus post bellum, which is supposed to provide moral guidance of waging war, of military operations in the battlefield and of...
View Article反疫苗可否隸屬公民抗命權利的保障範疇?(初探篇)
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但一宗藝人反預防性流感疫苗的私人對話被泄露的事件,使原本很多不太關心和沒有意識到要關心這個議題的人士也加入了公共討論的行列。筆者對此事固然有初步的立場和想法,但由於從沒在這個議題上作過任何嚴謹的分析,所以無謂人云亦云,自暴其短之餘亦誤導大眾。...
View Article